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指出,要緊緊圍繞監督這個基本職責、第一職責,堅持定位向監督聚焦,責任向監督壓實,力量向監督傾斜,不斷完善基層監督機制。新形勢下市管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必須始終把監督挺在前面,以強化政治監督為統領,以做實做細日常監督為基礎,以專項治理專項監督為抓手,探索創新監督工作格局,切實履行好監督職責,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
一、當前國企紀檢監察機構開展監督工作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當前,隨著市管企業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級企業紀檢監察機構開展監督執紀的短板和不足進一步顯現。一是思想認識上還存在偏差。市管國企開展監督執紀工作過程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業務輕政治、重辦案輕監督、重治標輕治本、重結果輕效果等現象。有的企業紀委對自身職責定位不準,沒有正確處理監督責任與協助職責的關系,工作還存在把“協助”當成主抓,大包大攬等問題;二是方式方法上還不夠有力。有的企業紀委在開展監督工作過程中抓手不多,在有效整合職能監督力量還缺乏創新性舉措;在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存在把握不準、方法不當等問題;有的對重要領域、關鍵環節、重大項目、重要崗位等方面監督方法不多、力度不夠。三是成果運用上還不夠有效。有的沒有將監督發現問題作為推進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措施的有力抓手;有的監督不“長牙”,不“帶電”,對發現的問題,沒有很好發揮制度的剛性約束。
二、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構建“1+10+2”的“大監督”工作格局
近些年,國資公司紀委深入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在完善監督機制、創新監督方式、做實做細監督職責上下功夫,逐步探索建立了具有企業特色的“1+10+2”監督工作格局。
(一)“1”即明確“一個總綱”,以強化政治監督為統領,深入開展政治生態分析研判,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日?;?。
黨的政治監督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的各項監督中,政治監督處于統領地位。紀檢監察機構必須緊緊圍繞政治監督開展工作,從細微處入手、向實處發力,通過具體化、經?;娜粘1O督,推動政治監督落實落地。例如,近年來國資公司紀委圍繞公司承擔的冬奧場館建設任務、門頭溝梁家莊脫低幫任務、拉薩援建等事關“三大攻堅戰”和“三件大事”的重大任務,通過對任務各階段和各關鍵節點可能存在的經營、廉政風險持續開展跟進監督,有力有效的保障各項政治任務高質量完成。
開展政治生態分析研判,加強政治生態建設,是落實政治監督責任最為直觀的表現形式。為做好政治生態分析這篇“大文章”,國資公司紀委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真正將監督融于日常、抓在經常,通過開展全面摸排、深入調研、問題線索處置等多種方式,在全面系統分析的基礎上,多維度做好政治生態研判工作,及時掌握目前各單位政治生態情況,深刻分析問題背后的思想根源及體制機制弊端,做到既見“樹木”又見“森林”,見人見事見細節,見因見果見趨勢。
(二)“10”即明確“十類監督方式”,以做實做細日常監督為抓手,織密監督網絡,推動日常監督常態化、規范化。
監督越有力,管黨治黨就越有效,因此,必須強化監督的思維和意識,堅持不懈探索強化監督職能,特別是把日常監督實實在在地做起來、做到位。
近年來,國資公司紀委在總結自身監督工作實際的基礎上,通過制定《監督工作辦法》《監督工作指引》進一步明確了督促履行主體責任、監督巡視巡察整改、線索問題處置、主動約談、談話函詢、參加民主生活會、專題調研、信息化監督、信訪輿情研判以及其他創新性方式等十類監督方式。實踐中,不斷在加強常態化、近距離、可視化的日常監督上下功夫,通過抓住“關鍵少數”,把監督責任與主體責任貫通起來;聚焦關鍵領域、關鍵人群、關鍵節點,找準監督的切入點,定向出招、精準點穴;通過參與巡視巡察監督、開展專題調研,進行約談函詢,在“零距離”“面對面”的接觸中察實情、“撈干貨”。同時,注重從方式、載體上突破,不斷拓展監督方式、補齊監督短板,前移監督關口,推動日常監督常態化、規范化。
(三)“2”即明確“兩種補充方式”,以專項監督和專項治理為補充,實施精準監督,不斷提升監督質量、監督效能。
專項監督、專項治理既是監督的方式,也是政治監督的重要內容,體現了國企屬性、企業特點和社會責任。開展專項監督和專項治理要堅持問題導向,找準“靶點”,以可跟蹤、可評價、可問責為標準,通過綜合運用多種監督方式,仔細甄別查找重點任務落實中存在的問題及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精準發現問題。
實踐中,結合公司系統內企業業態多、監督鏈條長的特點,國資公司紀委聚焦不同領域、不同行業部門、不同崗位的監督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重點監督和專項監督。近年來,陸續組織開展了“私車公養”“違規兼職取酬”“停車管理不規范”“違規配備使用公務用車”“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違規收送名貴特產和禮品禮金”“違規吃喝”等專項清理整治工作。對監督中發現的問題通過建立問題清單,掛賬督辦落實,以查促改、以查促建,持續抓好整改落實,做到了上級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
三、堅守定位強化聚焦,做實做細做精監督職責,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推動監督工作高質量發展,既是強化黨內監督、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也是深化國企改革的題中之義。各級紀檢機構要強化責任擔當、精細精準履行監督職責,推動新時代國企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高水平發展。
一是突出政治自覺,強化政治監督,把牢監督工作方向。把準政治監督方向,善于從政治的高度看問題,站穩立場、標準方向。找準政治監督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把“兩個維護”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緊緊圍繞黨中央決策部署履行監督職責,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突出政治監督重點,緊緊抓住“關鍵少數”、關鍵環節,開展“靶向”監督,定期對被監督單位政治生態狀況進行分析研判。
二是突出抓實創新,落實落細日常監督,彰顯監督工作質效。在創新日常監督形式上下功夫,把監督寓于日常工作中,通過深入調研、深度訪談、參加會議等方式開展靠前監督,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偏差。在強化精準監督上出實招,聚焦被監督單位主責主業,強化對重點業務、重點崗位的監督。在加大處置精準力度上見真章,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用好談話、函詢、監督建議等措施,將巡視巡察整改監督作為日常監督的重要內容,推動監督工作往深處走、往細處落、往實里做。
三是突出協同監督,有效整合監督資源,強化監督的責任。有效整合監督資源,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把黨內監督與內控監督相結合,把廉政風險防控與企業內控管理相結合,推動業務部門專業監督及其他各類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把黨的領導有效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推動各級企業黨組織與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治理主體按照制度規范履職,推動形成黨委統一領導、全面覆蓋、協同高效的“大監督”體系。
四是突出能力建設,忠實履行職責,提升監督的能力。深入學習、熟練掌握黨章黨規黨紀和憲法監察法,正確把握黨的政策,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著力提高監督檢查、談心談話、線索處置、審查調查等業務本領,不斷增強敢監督、善監督底氣和能力。強化擔當抓監督,始終把忠誠擔當放在首位,敢于碰硬,創新工作方法,精準有效開展監督,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
發表評論 取消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