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市場監管部門近日聯合發布7項京津冀共建計量技術規范。至此,京津冀共建計量技術規范總數量已達29項。這些計量技術規范在高精尖產業發展、能源資源精細化管理、生態環境保護、醫療衛生健康等領域發揮著技術支撐作用。
其一,服務生態環境監測,制定《氧化—還原電位測定儀校準規范》。氧化—還原電位測定儀用于水質、土壤等環境監測工作,其量值準確對環境保護及土壤污染修復工作等具有重要意義。該規范將為環境保護領域使用的計量器具提供計量檢測依據。
其二,保障精準醫療,制定《超聲經顱多普勒血流分析儀校準規范》《醫用(硬性)內窺鏡校準規范》。超聲經顱多普勒血流分析儀為腦血管等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信息。醫用內窺鏡則主要用于外科手術和常規醫療檢查,在各級醫療機構廣泛應用。計量技術規范可為上述醫療儀器設備提供計量校準技術支撐。
其三,促進能源精細化管理,制定《電子溫壓修正膜式燃氣表檢定規程》《酸值測定儀校準規范》。電子溫壓修正膜式燃氣表通過溫度、壓力傳感器測量天然氣溫度和壓力,修正得出標況條件下的天然氣體積,更為精準地保障天然氣貿易公平。酸值對石油的煉制、儲存以及質量影響較大,酸值測定儀是石油產品質量檢測分析的重要儀器。兩項計量技術規范分別為天燃氣和石油產品計量檢測提供技術依據。
(市市場監管局供稿)
發表評論 取消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