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圖書館 ■記者 董一鳴/攝
近日,由北投集團負責全過程代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劇院、圖書館、博物館)項目以歷史第二高分——148.5分(滿分150分)的優異成績,順利通過中國鋼結構金獎年度杰出大獎評審。
近年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呈現新風貌,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是落實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將北京建設為全國文化中心的重要民生工程,是現階段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標志性工程。按照規劃,三大文化設施主體工程已完工,今年將建成投用。
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地標建筑,“三大建筑”項目鋼結構工程以精致取勝,鋼結構總量4.06萬噸,整體工程鋼結構設計理念先進大膽,造型新穎獨特,實現了“設計構思精美、構件加工精細、施工工藝精巧、現場安裝精準”的四統一,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其中,劇院項目鋼結構主要由遮罩在混凝土結構外復雜支撐條件下的大跨度雙曲網格屋蓋、大跨高凌空樓面,以及大面積多功能疊層吊掛3部分組成,擁有目前脊線世界最長的空間懸垂式單層雙曲網格結構鋼屋蓋。圖書館項目東西側樓層中部為模擬山體的空間異型鋼結構,屋蓋為單層平面網殼結構,是國內最先采用以鋼結構葉片作為支承的自由網格結構。博物館項目鋼結構屋蓋采用5片大跨度人字形反向空間網格結構單元,呈現飽滿風帆造型,鋼柱采用6根傾斜上下鉸接梭形柱,表達高聳桅桿創意,是國內罕見梭形柱挑拉屋蓋結構。
在北投集團三大建筑項目部的精心組織和周密安排下,此次評審特別采用“1+3”模式進行,由北投集團代表業主單位牽頭,各施工總承包單位統一行動,開創了將“三大建筑”項目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申報的模式創新。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建,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會長郝際平,全國勘察設計大師婁宇、郁銀泉等10余位國內行業專家學者蒞臨項目建設現場,對項目鋼結構設計實施情況進行了評審與指導。
經研究,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項目造型獨特飄逸、鋼結構復雜異形、施工管理難度極大,實施建設質量過硬,技術創新成果顯著,能夠對未來一個階段建筑行業發展及鋼結構工程的建設管理起到顯著的示范引領作用,完全滿足中國鋼結構金獎的評價標準,同意推薦“三大建筑”項目參評中國鋼結構金獎年度杰出工程大獎。
此次“三大建筑”整體通過中國鋼結構金獎年度杰出工程大獎評審,是繼2021年12月“三大建筑”分別獲得中國鋼結構金獎評審的延續和進一步肯定。下一步,北投集團將進一步聚焦項目科技創新、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強有力發揮全過程代建單位的中樞神經作用,以決戰決勝之姿,推動“三大建筑”項目高質量實施建設,以對藝術表現的追求和對建筑品質的執著,爭創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
發表評論 取消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