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梁在頂推下緩緩跨越房山線 ■企業/供圖
近日,隨著重達3868噸的鋼箱梁被穩穩推送至房山線稻田-長陽站區間西側,由北京城建設計市政院主導設計的京雄高速公路上跨京深路及地鐵房山線第一階段工程圓滿完成。
本次施工是北京地區首次上跨既有地鐵高架線,行業內無可參考的規范及指導性文件,如何評價、量化風險是擺在北京城建設計市政院項目團隊面前的一道難題。
京雄高速公路上跨京深路和地鐵房山線稻田-長陽站高架區間,是該工程施工最重要的節點之一。京深路為路基段,雙向四車道加慢行系統。地鐵房山線布置在京深路中央隔離帶上,京雄高速公路梁底到房山線軌頂的距離僅為6.24米。該工程頂推主梁采用雙幅曲線變寬連續鋼箱梁,兩幅橋的間距僅有2厘米,同步頂推實施難度非常大,傳統拖拉法施工精度難以滿足要求,且安全系數低。
為保障地鐵房山線的正常運營同時,順利實施京雄高速公路節點工程,設計團隊創新性地采用了步履式頂推工法,用步履式頂推千斤頂將兩幅鋼箱梁以相同速度同步緩慢頂進,最終實現跨越地鐵房山線。
地鐵房山線是北京市區到房山區的通勤骨干線路,日客流高達30萬人次,在頂推施工過程中,不可以有“一釘一卯”掉落的情況出現。為最大程度減少施工對地鐵運營的影響,實現主梁順利上跨施工,設計團隊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方案匯報,一次又一次的技術論證,一遍又一遍的推倒重來,最終確定了上跨橋梁的設計及施工方案。具體施工采用了“步履式頂推+吊裝”的組合方案,在地鐵房山線上跨段主梁采用頂推施工方案,其余地段采用吊裝方案連接,最大限度減少了主梁在地鐵房山線上方的運動長度,從而將跨越風險降至最低。
制定設計方案時,設計團隊充分考慮施工和運營兩階段對地鐵房山線的影響。例如,在地鐵房山線上跨段設置防拋網降低異物掉落風險、兩側燈桿護欄由外側改到內側、將排水管設置在地鐵房山線限界10米以外等細節,都充分考慮了運營階段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
設計團隊積極配合北京市地鐵運營公司制定詳細的頂推方案和監測方案,全過程與施工單位、評估單位和第三方監測單位開展精密、周全的配合工作。
經過近6小時的空中“漫步”后,導梁平穩跨越地鐵房山線。第三方監測數據顯示,現場監測數據與設計團隊推演完全一致,頂推工作對既有房山線軌道標高、軌距、基礎沉降基本無影響。
發表評論 取消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