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們積極進行技術攻關                                               ■企業/供圖

        研制專用模板,讓巷道中的錨索每排孔做標記用時從以前的8分鐘減少至4分鐘;優化撬毛桿材質,讓工具重量減少1/3,提高工人使用的便捷性;使用伸縮桿卡鉗代替登高堵孔作業,消除了安全隱患……來到位于首鋼礦業公司杏山鐵礦的施工作業面上,諸多職工創新創效的成果被廣泛應用,在確保作業質量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風險。

        錨索施工是將多條錨索穿入打好孔的巖層中,在巖層表面使用專用鋼帶將錨索進行連接固定,從而達到穩固破碎巷道的目的。以往因巷道不平整,穿孔與鋼帶上的孔位存在偏差,經常需要進行二次穿孔,費時又費力。該作業區技術人員改變了錨索施工方式,先用鋼帶在支護點位對比好、標出穿孔位置,再用錨桿臺車穿孔、固定錨索及鋼帶,施工效率較之前有所提升。同時,技術人員制作了一塊與鋼帶尺寸、孔距一樣的PVC塑料板,用以代替鋼帶在巷道進行穿孔位置的標記,實現了每排孔做標記用時由以前的8分鐘減少至4分鐘。

        另一項創新應用便是撬毛桿。巷道噴漿支護前,檢撬人員需使用撬毛桿對巷道進行“敲幫問頂”,以保證巷道安全。原來的撬毛桿由鐵管兩端焊接鐵質撬頭制作而成,3米長的撬毛桿重量約9公斤,通常使用兩周左右就會出現較大磨損,甚至桿體會發生彎曲變形。技術人員研究使用一種高強度鋁合金復合材料加工制作新型撬毛桿。3米長的新型撬毛桿較原撬毛桿重量減輕了1/3,同時,桿體自身硬度及撬頭耐磨性均大幅提高。從其他礦山實際使用情況看,新型撬毛桿的使用壽命可達9個月。今年8月,新型錨桿投入檢撬作業,通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崗位操作人員普遍反映良好,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

        在回采爆破工序中,巷道部分點位因局部應力集中易發生破碎的情況,需要通過噴漿支護進行補強。為避免打好的炮孔因噴漿而堵塞,崗位操作人員使用編織袋對炮孔進行堵孔防護。在堵孔作業時,因炮孔離地高度較高,需使用鏟運機配合進行堵孔,存在安全隱患。為此,技術人員采購了伸縮桿卡鉗代替作業人員登高堵孔。伸縮桿卡鉗是通過一端手柄控制另一端的卡鉗,最小長度2.3米,最大長度4米。投入使用后,效果良好,提升了堵孔作業效率。

        首鋼礦業公司杏山鐵礦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充分發揮一線技術人員的聰明才智,圍繞生產環節的痛點、難點問題進行科技攻關,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下一步,杏山鐵礦干部職工將擰成一股繩,深入學習巴登經驗,堅持問題導向,立足現狀提出問題,集思廣益解決問題,激發持續創新活力,點燃提效降本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