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了解到,隨著候鳥遷徙高峰期到來,北京88個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全力做好監測工作,確保陸生野生動物異常情況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上報、第一時間妥善處置,維護首都的生態安全、生物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這88個監測站包括11個國家級監測站、32個市級監測站和45個區級監測站,分布在全市重點水域、重要的候鳥遷徙通道、重要的鳥類停歇地,構成了全市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全方位監測防控體系。
每日至少開展1次監測巡查
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副主任胡嚴介紹:“當下北京正值候鳥遷徙高峰期,為進一步強化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日常監測,要求各監測站每日至少完成1次監測巡查工作,發現異常情況立即上報?!毖討c區野鴨湖國家級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監測人員邱賓告訴記者,近段時間全站監測人員全員上崗,每日巡查從1次增加到2次,采用路線巡查和定點觀測相結合的方式,擴大監測范圍,強化對濕地、水庫、河流、公園等野生鳥類集中活動重點區域的巡查力度。據統計,在野生鳥類較為集中的延慶區,11個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截至目前累計監測鳥類20.8萬余只,較往年同期有所增加。
在全市監測中還發現,過去不??吹降囊恍┱湎▲B類數量也越來越多,像黑鸛、震旦鴉雀等珍稀鳥類,這兩年都有觀測記錄。平谷區金海湖國家級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泃河監測點在9月底還首次監測到全球性近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鳥中大熊貓”震旦鴉雀。順義區唐指山水庫在10月份首次監測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最多時達到17只,這也是順義區今年在溫榆河、箭桿河發現東方白鸛之后,再次記錄到珍稀鳥類的身影。
打出監測救助候鳥“組合拳”
為做好應對突發陸生野生動物異常情況的準備工作,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提前準備了監測應急物資,發放到各區各級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方便監測站及時開展監測防控和救護工作。密云區園林綠化局在監測巡查過程中動態調整野生動物棲息地、鳥類遷徙停歇地的巡護路線及巡查人員數量,同時針對鳥類等陸生野生動物遷徙過程中出現的受傷、體弱等情況,加大救護力度。10月26日,密云區野生動物救護站第一時間救護了一只村民發現上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及時送往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開展進一步康復。這只大鴇已于本月9日在密云被放歸大自然。
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對本市重點陸生野生動物遷徙停歇地、越冬地、集中分布區以及與人或飼養動物密切接觸區域開展主動預警采樣檢測工作,進而分析評估本市主要陸生野生動物疫病的發生風險和流行趨勢,為科學防控提供依據。據胡嚴副主任介紹,京津冀生態互聯互通,為強化區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近期三地還聯合開展了京津冀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和救護技術線上培訓,形成野生動物保護的區域合力。
發表評論 取消回復